close


(達娜伊谷的小魚兒悠游。莊坤良 攝)


達娜伊谷之歌


莊坤良


一車子的人從台北去嘉義的山林裡造訪傳說中的山美村。這是個以聯合守護溪流、護育高山固魚出名的原住民村落。


都市的土包子入山,看原住民歌舞表演,吃烤乳豬風味餐,打小米麻薯,聽部落耆老說故事,看部落教室的編織手工藝,大夥興味漾然。


此行重頭戲是去達娜伊谷看魚。走在山谷溪流間,清澈的溪水,驚豔,但見成群的固魚,悠游在溪谷巨石之間。遊客餵魚,人魚互動,一片祥和。


汪明輝老師帶隊,走訪他的故鄉,他敘述部落的文化歷史,關懷之情,溢於言表,有別於其他原住民知識青年,在都會裡,在官場裡,在學術圈裡,遺忘自己的部落。汪老師不同,他的言談讓我們充分感受到他對故土家園的奉獻與使命感。夜宿茶山村,村長展現在地人的熱情,歡迎我們。村長善於說故事,歌聲嘹亮,旋律優美的<茶山之歌>,敘述一則淒美的愛情故事,觸動人心。營火晚會裡,遊客們在歌舞聲中,相見歡。年輕的傳教士彈吉他,優美的歌曲,一首接一首,遊客們都陶醉在這迷人的旋律裡。


        在民宿的的小咖啡館買兩張CD,一張是白紫的現代民謠創作專輯,一張是珈亞瑪樂團的<分享祭>。算是我對當地族人一份直接的經濟貢獻。回台北後,阿里山的音樂伴著我,在我閱讀時,<珈亞瑪之歌>和白紫有如愛爾蘭歌手恩雅般清新的歌聲,給我一份來自山林的寧靜與喜悅。


        阿里山鄒族給達娜伊谷的魚群,一個自由自在的生活空間,這份單純高尚的情懷,使身山林中的一條小溪,成了自然保育的典範,也成了族人引以為傲的文化認同。原住民族原是台灣這塊土地的主人,幾百年來,被漢民族一路逼迫,逐漸失去原本的生活空間。強勢高傲的漢文化的入侵,使他們退守山林,今日,漢人群居的平地,生活環境污染惡化,我們還仰賴他們守護山林,為我們留一片淨土。能不愧呼!


山美歸來,多一分自省。(2007.8.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莊坤良筆記 的頭像
    莊坤良筆記

    莊坤良筆記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