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亞當‧史密斯的雕像前省思

 

到英國Glasgow參加歐洲高等教育開會 (EAIE),當然要去瞻仰一番讓現代社會翻天覆地資本主義經濟學家的亞當‧史密斯 (Adam Smith)

IMG_1896

亞當‧史密斯是格拉斯哥大學的校友,也當過格大的校長。他再1776年發表的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使他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理論的代言人和現代自由貿易的推手。他主張個人利益為主的市場經濟,主張政府少干預,讓大家自由競爭,可以發揮個人潛能,使生產力大增,個人財富累積,國家也跟著富足。這一套理論主宰了兩三百年的人類發展,創造了歷史空前的繁景。

IMG_1930

但是這種Laissez-faire的經濟自由主義,經過兩百多年的實踐,也帶來了自然與社會的浩劫。史密斯當年沒有考慮到人類的資源有限。無盡的開發,使得資源耗盡。今天我們看到大自然的反撲,一次比一次嚴峻。今日我們質疑無限開發的可能性與正當性。開發與永續經營之間的關係,持續緊張。受傷的大自然普遍喚起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環保意識。史密斯理論更嚴重的問題來自分配不均的正義問題。隨全球化的來臨,國家與社會更呈現M型化。貧富兩極的對立,促長階級對抗與貪婪的氾濫,更給社會帶來致命的隱憂。

IMG_1893

開會期間,正值歐洲難民問題攻佔所有的新聞版面。難民考驗歐洲國家在人權與私利之間的掙扎。紛擾不已的此刻,瞻仰史密斯,更形嘲諷。在大師的雕像前反思永續分配」的正義,剝析「合作」「競爭」的辯證。在這個自我他者高度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時代,思考高等教育的社會責任?

心中感觸特別深刻,也特別迷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