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 |
文章標題 |
人氣 |
2020-07-21 |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後新冠疫情時代的國際化思維
|
(275) |
2020-02-20 |
定位自己: 你有世界的眼光嗎?
|
(330) |
2020-02-15 |
登山觀海: 林永發的台東情結
|
(298) |
2019-12-26 |
挪用與再現:程代勒的現代山水畫
|
(261) |
2019-12-03 |
跨文化溝通的第一堂課
|
(294) |
2019-11-29 |
從「意」境到「藝」境: 蔡勝全的《航道(II)》油畫展
|
(133) |
2019-09-01 |
他山之石: 四種觀看韓國的方法
|
(66) |
2019-08-21 |
麥哲倫的十字架
|
(29) |
2019-07-27 |
離散是我們共同的命運
|
(37) |
2019-07-27 |
水月農禪寺
|
(43) |
2019-07-09 |
靈光: 黃進龍的櫻花物語
|
(315) |
2019-06-30 |
苔青色的回憶
|
(42) |
2019-06-06 |
和外國學生交流 建立全球意識
|
(289) |
2019-05-28 |
藝術的療癒
|
(143) |
2019-04-26 |
李振明美學:生態水墨的新視界
|
(307) |
2019-03-05 |
全英語授課(EMI )的想像與真實
|
(21623) |
2019-02-09 |
戀戀淡水
|
(300) |
2019-02-06 |
龍山寺的新春三願
|
(154) |
2019-01-17 |
石門水庫一日遊
|
(162) |
2019-01-04 |
咖啡之旅
|
(170) |
2018-12-12 |
倫敦街頭學英文
|
(811) |
2018-09-07 |
生命本是一場旅行
|
(305) |
2018-09-04 |
英文作文與西式思維
|
(1654) |
2018-06-23 |
從文學到文創: 談英語的學與用
|
(675) |
2018-03-08 |
對位思考: 跨文化溝通的關鍵
|
(563) |
2018-01-16 |
勇敢向前行
|
(119) |
2018-01-05 |
努力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
(298) |
2017-12-11 |
國際化、留學和英語學習
|
(534) |
2017-12-10 |
道德經可以入畫嗎?:看蔡勝全的《航道》畫展
|
(171) |
2017-11-14 |
秋聲起
|
(40) |
2017-10-06 |
真相會說故事:《在黑暗中閱讀》的救贖
|
(705) |
2017-09-15 |
送吳匡教授
|
(233) |
2017-08-09 |
想像、批評與創意: 談英語能力的養成
|
(449) |
2017-08-05 |
放慢腳步
|
(357) |
2017-06-27 |
新書發表會
|
(26) |
2017-06-21 |
畢業贈言 "Love to Learn" and "Learn to Love"
|
(205) |
2017-06-11 |
The World is Your Oyster. 世界是你的牡蠣?
|
(2013) |
2017-05-26 |
活用英文
|
(604) |
2017-04-03 |
知本天主堂
|
(562) |
2017-03-24 |
記張廖家廟戶外教學
|
(220) |
2017-03-04 |
用英文,學英文
|
(546) |
2017-02-15 |
開學日的幸福感
|
(302) |
2017-01-28 |
龍山寺祈福
|
(186) |
2017-01-11 |
國際化,我們還不懂
|
(814) |
2016-12-25 |
歲月
|
(294) |
2016-11-26 |
獨行
|
(219) |
2016-10-27 |
大家來學越南話
|
(390) |
2016-10-02 |
人間有真情
|
(344) |
2016-09-21 |
傷痕
|
(158) |
2016-08-13 |
山高水長
|
(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