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英語授課(EMI )的想像與真實
這學期開了一門EMI (English as a Medium of Instruction) 的課程,開學後課堂裡坐著一半外籍學生和一半的台灣學生。課堂的教學語言是英文,但教師面對兩種截然不同學習方式與態度的學生: 歐美學生不通中文,英文也不盡然流暢完美,但上課主動提問,勇於表達。東方學生(包含日本、韓國、越南學生)對英語缺乏自信,相對被動,羞於開口參與討論。要在兩種不同屬性的學生間用英文上課與學習,對老師和同學都是挑戰。
英語是全球最通行的語言,掌握它就掌握與世界溝通的工具,學會了當然是一種福氣 (blessing),但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需要花大力氣去學習,它像掛在我們脖子上的信天翁[1](an albatross around our necks),是我們擺脫不掉的詛咒 (cursing)。隨著校園國際化趨勢的發展,「全英語授課」(EMI)也變得越來越普遍,但也越來越棘手。
全英語授課有許多想像中的優點,例如可以改善跨文化溝通,增強全球意識,對國家可以提高競爭力,對個人可以強化就業競爭力,對大學可以提高全球排名等等好處。因此,EMI 這個議題就變成了當前高教課程改革的一個焦點,也隨之成為學術表現與教學卓越的考核項目。在大家的想像裡,英語流暢可以提高自己向上的社會流動力,就業前景看好,在未來國際企業的職涯前景光明,至少在校內參加交換學生徵選裡佔有優勢。
但在實際操作時,EMI也面臨空前的挑戰。原本一石二鳥的策略可能導致英文和專業,可能兩頭落空。有些人甚至於質疑其分配不正義: 原本程度好的同學受益,差的相對受害。好得更好,差得更差,加速英語能力的兩極化。這種教育的不公平卻被體制化,使得能力與教育資源本來就不足的學生被邊緣化。因為語言能力的差異,國際學生自成一個小圈圈,反而缺少融入在地社會與文化的機會。這種以學術之名, 強化英語霸權,也進一步使得本土語言認同受傷。獨尊英文,自有其盲點。例如,全球商業活動更需要在地知識的支撐。英文表達也需要在地語彙來補強。此外,以第二語言思考,語言本身的創造性受到壓抑,連帶也會影響新概念或創意思考的開發。
要釐清這些糾葛的問題,我們必須回學生、老師和行政三個角度來檢討:
(A)學生觀點: 訪談學生,他們對EMI的反應大抵有如下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