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後新冠疫情時代的國際化思維
莊坤良
英國十七世紀玄學派詩人 (metaphysical poet) 鄧約翰 (John Donne, 1572-1631) 在他的《沉思錄》第十七篇裡有一段著名的話:
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後新冠疫情時代的國際化思維
莊坤良
英國十七世紀玄學派詩人 (metaphysical poet) 鄧約翰 (John Donne, 1572-1631) 在他的《沉思錄》第十七篇裡有一段著名的話:
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
他山之石:
四種觀看韓國的方法
上個月去韓國參加國際喬伊斯會議,宣讀論文,會議結束,大會安排有社交的餐敘與文化參訪。韓國近年來,發展迅速,幾點觀察,與大家分享,或可借鏡。
1. 重視品質與美感: 會議在韓國中央大學,早晨在附近的小巷,找一杯咖啡喝。此地街景近似東京或大阪的小巷,小商家林立,活力遠勝台北。在一家麵包店買了一塊簡單、傳統的紅豆麵包,價格比台北高出不少,再點一杯美式咖啡當早餐。紅豆麵包餡多皮脆,味道香純,令人驚豔。暫居的學人宿舍,質感不錯,韓國人開始重視品質了。由小觀大,有些感慨,如果我們還在追求數量,只求「便宜又大碗」,那問題就嚴重了。因為思維的落差,決定了品味價值和競爭力。
離散是我們共同的命運
離散這個主題是當代全球化下,每個人多少會觸及的經驗或關懷。有成兄書寫離散,已有多年。他的學術研究,帶著濃厚的人世關懷,不是為學術而學術的功利。任何學術研究本就帶有自傳性,這本「離散」延續「他者」,同是結合個人生命與社會關懷的研究,有著濃厚的淑世使命感。
這本書將離散的意義從意識形態上的游移不安、失去家國的徬徨無依、處於兩頭皆空的尷尬地界等種種負面的意義裡解放出來,試圖描繪一個比較積極的可能性,為全球化社會裡對安身立命感到焦慮的人們,提供一個辯證向上的力量。離散是個最政治的議題,也是最心靈的議題。有成這本書從離散的批判性來檢視當前文化社會種種,他的基調是激進的人文精神,他關懷弱勢族裔族群和所有邊緣屬性的人。
這本書分六章外加一個對談附錄。文類從小說到電影,故事發生地從倫敦、紐約、馬來西亞、到台北。涉及的族裔從英國人、印度人、非洲人、美洲華人到台灣原住民,展現了研究的全球視野與在地關懷。哈金的中國離散、林玉玲的馬來西亞離散、馬薩拉的離散、甚至於白先勇的酷兒離散,都在他的筆下有了積極的批判意義。
誠如有成說的,離散是我們共同的命運,我們在流離中拼湊自己的面容,讓個人生命與世界的運轉有了人文的連接。他的著作展現了公共知識分子的責任,令人動容。
咖啡之旅
在不同城市旅行時,逛當地的咖啡館,也可以看見不同的文化趣味。去過一些地方,記憶所:
想到這些咖啡店,過去旅行的點滴記憶又鮮活地回來了。昨天到學校上課,經過市政路,看見一間外表有型的咖啡館,想著學期結束後去那喝杯奢華的藝妓,慶祝漫長的學期終於結束了。懷著期待,希望不會失望。
旅人絮語: 一座城市的溫度,是由許多有特色的咖啡館撐起來的。旅行的記憶總是帶著不同的咖啡味道。
旅行記事37: 生命本是一場旅行
看過一個Louis Vuitton (LV) 的展覽,印象深刻。主題是旅行,而皮箱就是旅行的象徵。這個展的哲學命題就是:生命本是一場旅行。
LV的名牌形象,深入東方人的心靈。日本人愛,韓國人迷,台灣人仰慕,大陸人更是瘋狂著迷。Louis Vuitton早年替貴族製作旅行用的皮箱,他手藝好,又有巧思。作出來的東西,迎合貴族品味,就兼具實用性,很快就成普受歡迎的名家。他32歲就開了皮箱專賣店,開啟了Louis Vuitton這個品牌超過百年的輝煌歷史,現今依然年年推陳出新,創造流行風潮。
1.
Lewis Carroll的小說 《鏡中奇緣》(Through the Looking-Glass)有一段描述紅桃皇后和愛麗斯針對「賽跑」的對話,非常有趣,也曉富哲思:
"Well, in our country," said Alice, still panting a little, "you'd generally get to somewhere else—if you run very fast for a long time, as we've been doing."
"A slow sort of country!" said the Queen. "Now, here, you see, it takes all the running you can do, to keep in the same place. If you want to get somewhere else, you must run at least twice as fast as that!"
愛麗斯說:「在我們那兒,只要快步奔跑,總可到達想去的地方」。
皇后說:「你們的步調太緩慢。在這裡,你必須盡力奔跑,才能停留在原地。如果你想去哪裡,那就得加倍速度,才辦得到」。
2.
原住民日
小時候在原住民和漢人雜處的卑南族卡地布(知本)部落長大,小學同學泰半是原住民,鄰居還是頭目家。原住民的慶典與飲食文化,自是熟悉不過。對於文化的雜化(hybridity)與融合(fusion),有親身的經驗。及長讀書,對與原漢文化權力不對等,有更深的體會。透過政府與教育體制的霸權運作,漢族強勢文化對原住民文化形成一種壓迫性的威脅。後來出國念國,接觸美國少數族議論述,從學理思索與論文撰寫,更進一步體會原住民的哀愁處境。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歐洲中心思考 (Eurocentrism),開啟了美洲原住民500年來亡種滅族的歷史。
魯賓遜漂流記的英國觀點(盲點),懷抱教化異族的使命 (civilizing mission)。星期五本來在荒島上當家作主,魯賓遜來了之後,主客易位,竟然變成奴僕。以文明教化行掠奪之事實,情何以堪。
台灣原住民也有類似的歷史發展經驗。數千年來,就安居於寶島,直到四百年前漢族大量移入才改變了島上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失去了土地、語言、姓名與文化認同,現今的原住民,隱喻來說,只能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如果他們不能安頓,那對我們標榜的文明精神,也只是空話一場;如果我們不能接納他們的文化差異,那對我們的文化立國,也是無情的反諷。如果我們不能發自內心換位思考,從同理心出發來開展對原住民議題的人文關懷,那正好落實了社會達爾文主義 (social Darwinism)的不正義。
新政府宣布8月1日為原住民日,並發表道歉文。道歉來晚了,但總比沒有好(Better late than never),未來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拿3M 小貼紙作畫,生活百態,活在當下,做每件事都得認真,每天踏踏實實地,每天都是好日子。
回顧三月學運
草圖三張以為記
油菜花田裡的砲火
讀小津安二郎(Ozu Yasujiro)的《我是賣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
大導演的人生散文。書中有一章節叫<來自戰地的信件>,是他在中國參戰的家書。
日本皇軍侵略中國,軍隊在春日和煦的時節,在柳樹抽芽油菜花盛開的時節,在中國江南對處征戰,戰爭達到了高潮。
小津是隨軍征戰的卒子,他用電影導演的眼睛看三月的江南:「到處都是盛開的油菜花。在油菜花田中天亮,在油菜花田中天黑….腦袋沈重,還活著的眼睛裡, 只有刺眼的油菜花黃」。
鮮明的顏色,藍天水岸,新綠與嫩黃,是春天最單純的溫柔。
但最暴力血腥的戰爭,卻同時在進行著…..。
強烈反差,大砲在空中炸開,鮮血灑在鮮花上….
你為什麼不感性?
我們罵人時常說:「你這個人不講理」、「你不理性」,但從來不說: 「你怎麼不感性?」。
理性成了普世價值,感情用事的就該譴責。西方自啟蒙以來,標榜理性、科學、進步。凡事以理性為衡量標準,只要不符合科學運作的,一概丟棄。缺少實用價值的,就該被淘汰。理性實用至上,影響所及,理工科系成了顯學,人文的聲音,就在實用科學敲鑼打鼓響徹雲霄的喧囂裡被消音,就在獨尊理工思維的蔽天旗幟下匿跡。這種價值流風所及,個人思想行事,若多幾分感性,就被視為異端。若憑直覺判斷,或不依科學數據行事,則遭受批判。唉! 這真是個感性失落的年代。
近年來吹起了文化創意產業風潮。不能量化的「軟思考」成了「軟實力」,這些軟軟的東西偏偏與一個人的感性能力息息相關。文化創意的啟動,源自感性抒發。一個創意產品的完成,通常先有感動,然後觸發創意,才有後來的理性規劃與執實。感性先行,理性隨後。可惜我們不但忘了感性的源頭,還刻意打壓,真是不幸。
創意表現來自深度的人文思維。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源於對山河國破的感傷,以花草鳴鳥入詩,造就絕世名詩,千年來伴隨我們成長並成了我們的文化養分。這一切源自對生命的感性抒懷,終而化為文字傳世。
一日之中,真正存活的片刻,不就是那感動的幾分鐘,除此之外,生活不多是「船過水無痕」,盡是無感的日常重複而已。感性的片刻,靈光乍現,美妙的點子穿透黑暗的天幕,凌空而來。
國慶日隨想
早晨七點騎腳踏車運動,隨性往中華路的方向騎,發現路旁警察特別多,原來今天是十月十日國慶日,實施交通管制。
國慶日除了放假一天外,它的紀念意義越來越淡。這樣也好,不用重溫辛亥革命的流血場面,血腥暴力總不是令人愉悅的畫面。
只是在藍綠對決的台灣,在效忠分歧的台灣,過去幾年,國慶日反成分裂的標誌。今年總算看到不同立場的政治人物共同出席紀念活動,儘管大家心中各有盤算,但總是擺出一種 “我們是一家人” 的姿態。我一廂情願期待,這一小步,可以是台灣政治未來的一大步。
不管你是芋頭,還是地瓜,我們都是一家人(我們一家都是人)。
我們都愛吃台灣的木瓜(有乳汁的台灣母親) 和芒果(芒果冰也是台灣的舌間之光,征服了無數的外國觀光客)。
在亞當‧史密斯的雕像前省思
到英國Glasgow參加歐洲高等教育開會 (EAIE),當然要去瞻仰一番讓現代社會翻天覆地資本主義經濟學家的亞當‧史密斯 (Adam Smith)。
亞當‧史密斯是格拉斯哥大學的校友,也當過格大的校長。他再1776年發表的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使他成為當代資本主義理論的代言人和現代自由貿易的推手。他主張個人利益為主的市場經濟,主張政府少干預,讓大家自由競爭,可以發揮個人潛能,使生產力大增,個人財富累積,國家也跟著富足。這一套理論主宰了兩三百年的人類發展,創造了歷史空前的繁景。
但是這種Laissez-faire的經濟自由主義,經過兩百多年的實踐,也帶來了自然與社會的浩劫。史密斯當年沒有考慮到人類的資源有限。無盡的開發,使得資源耗盡。今天我們看到大自然的反撲,一次比一次嚴峻。今日我們質疑無限開發的可能性與正當性。開發與永續經營之間的關係,持續緊張。受傷的大自然普遍喚起「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的環保意識。史密斯理論更嚴重的問題來自分配不均的正義問題。隨全球化的來臨,國家與社會更呈現M型化。貧富兩極的對立,促長階級對抗與貪婪的氾濫,更給社會帶來致命的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