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藝術語錄 (6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登山觀海: 林永發的台東情結

 

莊坤良

亞洲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

 

台東是山海的故鄉,生活在台東是大自然賞賜的一種福份。東臨浩瀚湛藍的太平洋,背倚台灣屋脊的中央山脈,中有台東平原和花東縱谷,閩客原住民族散居其間,海上還有蘭嶼綠島兩顆明珠。它是迎接日出第一道曙光的地方,它最慢開發,卻最先迎向幸福。多元民族的文化特色,無可比擬的自然風光,善良勤奮的人民,成就台東為台灣最後的淨土樂園。

林永發教授生於台東,在台東受教育,在台東工作,一輩子根植於台東這塊土地,所以對台東的日月山海、風土人情、草木花樹,具有濃厚的感情。他在行政與教學上有傑出表現,同時在藝術創作上也獨樹一格。他不追逐藝壇的流行風氣,長年來堅持以一支毛筆寫生台東,為台東的自然與人文留下最忠實的記錄,而他自己也成了台東的一面風景。住台東畫台東,以故鄉為創作目標,他的創作是一種生命的勃發精神的寄託與鄉土的認同,他是最幸福的藝術家。

林永發深入台東的土地,以最簡單的毛筆寫生作畫。你經常可以看見他在東海岸的都蘭海灣,在花東縱谷的富源池上,在南迴公路的蜿蜒海濱,在台東市的鯉魚山下,彩繪台東的自然景觀與人文風情。他這次的山海遊蹤展出,有單幅作品,也有長卷。內容涵蓋台東各地風光,還有他旅行到金門馬祖杭州蘇州廈門等地的創作。綜觀這些畫作,我們可從三個角度來欣賞品味: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umbnail_64.jpg

挪用與再現:程代勒的現代山水畫

莊坤良(亞洲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

 

一、遊牧思維

程代勒教授性情豪邁,不拘小節。行事率性,還有些任性,有時給人玩世不恭的印象,但又才情橫溢,書畫篆刻,沒一樣能難倒他。搞創作,信手捻來,樣樣精彩。他看似遊戲人間,但對自己的創作,卻有認真的堅持,總能舉重若輕,在跨越不同的邊界裡玩出新意。他不像孔孟,規矩行事,經世濟世。倒像老莊,天馬行空,無拘無束。他不像憂國憂民的杜甫,更像快意人生的李白。人如其畫,程教授的畫也是獨樹一格。

人類文明的發展史裡,農耕社會與遊牧是兩種不同的生活。前者在固定的範圍內耕作,生活安定。後者是遊牧民族,他們逐水草而居,不斷移動,沒有固定的居所,每每在變遷中,尋找生活的新方向。法國哲學家德勒茲 (Gilles Deleuze , 1925-1995) 曾以「遊牧」(nomad)的概念來詮釋文化全球化的現象。他以「去領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的概念來說明後現代的移動現象。全球化時代的人們像遊牧民族,不斷脫離自己熟悉的領域,往有水草的地方移動。他們不眷戀安居,把故土當他鄉,並在不斷的離開的途中建構生命的多元面貌。藝術家也有兩種類似的性格,一種固守傳統,在安定中求發展; 一種則勇於突破,不守既定的法則,他們被創作慾望驅使,像遊牧民族,也在不斷的越界中創造了自己的藝術生命。程教授也是遊牧一族,他受傳統訓練,但不自限於傳統,反在墨與彩的遊戲中,琢磨傳統與現代,一面摸索實驗,一面迂迴前進,開發水墨藝術的可能性。多年來,他已在無邊無際的荒野上走出一條路徑來。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5373.jpg

125385.jpg

125374.jpg

125388.jpg

125387.jpg

125384.jpg

125384.jpg

125381.jpg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556247775539.jpg

李振明美學:生態水墨的新視界

莊坤良

 

「水墨畫家李振明」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這個命題有點複雜,但綜觀之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印象:李振明的水墨畫與傳統文人水墨畫保持了一個若即若離的美學距離。這個兼具局內/局外、隸屬/獨立、差異/認同的曖昧距離,醞釀了他最大的創作動能。他的水墨創作本於傳統國畫紮實的底子訓練,但又脫離主流習氣,另創新局,自成一格。他關心繪畫的現代性,相信繪畫的生命來自生活裡真實的遭遇與思考,因此他的題材選擇從傳統水墨的文人雅興之作,轉換到對台灣生態的關心。他的畫面經營也不拘泥於傳統水墨的結構,反而帶入更多理性為本的設計思維,他在寫實和寫意的疆界間,任意穿梭跨越,帶來了極具現代性的美學效果。1556247806416.jpg

李振明從年輕到成熟的創作階段,歷經不同時期的變化,逐漸形塑了風格獨特的李氏美學。我們可以從四個不同的面向來探討這個李氏美學的建構:

 

  1. 分割與流動

獨特的畫面經營是李振明水墨畫給人的第一印象。他除了延續水墨的抒情傳統,營造畫面的美感外,但也打破傳統規範,採取一種近似「破壞式創新」(disruptive innovation) 的手法來創作新的水墨畫。他首先利用反覆漬染的技法,讓原本平面的水墨畫帶有油彩畫的積累、層次與肌理;他一改傳統水墨的粗略寫意描述,採用精密寫實的方法來精準突顯主體物件;他打破水墨的留白傳統,把畫作的背景部分以線條分割或以色塊來填補,使畫面的鮮明主體與寫意或近乎抽象的背景,互相辯證,相映成趣。他擴大傳統水墨的黑白用色,引進彩墨,讓畫面也有西畫的繽紛效果。他的畫作伴隨大量的文字書寫,但多為紀實說明性文字,少有個人情緒的表達。這也有別於「詩文為主體畫為輔」的文人水墨傳統。他藉此宣示畫作不是文人詩作的附庸,畫作本身具有自給自足的主體性。另他擁有豐富的設計教學實務,因此許多的設計思維也流露在他在畫作的佈局上。他利用傳統對聯和中堂的概念來配置畫面,使畫面帶有精準比例的理性分割,形成另一種設計的趣味。此外他也把金石篆刻的紅色圖章當作畫作元素來處理,使印章及印章內容變成繪畫設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添了許多水墨外的趣味。上述這些創新的做法,使他的水墨帶有濃厚的實驗性、時代性和強烈的個人風格。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德經可以入畫嗎?:

看蔡勝全的航道畫展

 

逢甲大學外文系教授

莊坤良

 

漢字書寫是一項古老的藝術,也可以是一項最新的創意表現方式。

老子的道德經是所有中華傳統經典的源頭,是炎黃子孫的共同文化基因。掌握道德經,就能理解中華文化的精隨。它的道理滲入我們的血液,成了所有華人的生活哲學與行為準則。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ove is enough.jpg 

all you need is love.jpg 

who being loved is poor.jpg 有愛就夠了 (Love is Enough)

William Morris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著名的詩人兼藝術理論家。他主張把生活美學化,結和實用(useful)與美學(beautiful),讓藝術落實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裡,涵養品味。他說「幸福的秘密就藏在對日常生活的小細節產生真正的興趣」 (The true secret of happiness lies in taking a genuine interest in all the details of daily life)。對生活有愛,就有真的幸福。

他有一首詩叫 “Love is enough”:

LOVE is enough: though the World be a-waning,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8%87%A8%E6%B1%9F%E4%BB%99%2050F.jpg

 

漢字藝術的圖文合一

「圖」與「文」兩個文類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藝術家蔡勝全在尋找一種可以「以圖表意」,

同時也可以「以意馭圖」的創作新模式。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E5%89%8D%E8%B5%A4%E5%A3%81%E8%B3%A6%2080F.jpg 

漢字藝術

隨著中國的崛起,全球各地興起中文熱!

華人藝術界也興起一股漢字藝術的風潮。
漢字藝術化,藝術漢字化, 

漢字圖文一家,兩種文類,互相彰顯。

一張圖勝過千言萬語,

一句話也勝過千張圖。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_0049  

 

常在出國的行程中擠出一點時間,到當地的美術館看畫。

走累了,就找個位子坐下來看觀眾在看畫。

有人參加團體導覽,在博物館裡上一堂藝術欣賞的課。

DSC_0068

 

有人租借語音導覽,按照自己的步調來欣賞。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Feb 11 Wed 2015 22:13
  • 置頂 慘勝

133  

 

勝利是失去三根手指,只留下兩根的慘勝。失去的比得到的多。

Simone de Beauvoir: “If you live long enough, you'll see that every victory turns into a defeat.”

如果妳活得夠久,就會發現每個勝利都將變成失敗。

可惜我們都活得不夠久,無法用歷史長遠的觀點來評估眼前短暫的得失。

一時的勝利可能埋下未來更大的挫敗,眼前的失敗可能是將來勝利的種子。

勝利時的驕縱是勝利的失敗,失敗時的沉潛是失敗的勝利。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q13  

畫最怕流於技術的追求而陷入形式至上的迷思,進而遺忘了最初的感情,造成繪畫的情操分離。

機械的精準追求,可能造成靈性的失落。

一張畫如果只是機械的複製,毫無失誤的完成反而是最大的敗筆。在某些不依規範的瞬間,一筆的順性或無心的溢出/逸出標準形式,反而是一張畫之所以獨一無二無法複製的關鍵瞬間。畫家努力畫畫不也就是在等待這一刻的出現,如酒客對微醺狀態的追求。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q26  

進門的弔詭性

有門可進去就不是進去,所謂進去就是無門可進必須自尋道路門徑的狀態。所以進去不是門的問題,而是自己開創一道門的問題。例如翻譯,如果可譯,那就是技術而已。所謂翻譯,就是要處理不能譯的部分,就是要無中生有的創造。這是開創性的積極意義,創作不也如此嗎? 沒路找路,才能開創道路。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7

 

9

 

DSC_0454

 

DSC_0492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ages  

煮茶論書: 論袁金塔的越界飄移與定錨

莊坤良

 

I.

        袁金塔是藝壇魔術師,他每隔一段時間就玩個新花樣,他總是吸引眾人的目光,引起話題。他說他的創作帶著隨性愉悅的遊戲精神。他的「」字帶有強烈的自由解放精神。他解放既有的價值框架,創造新的典範。他在嬉戲中表達了對台灣社會與個人生命最嚴肅的關懷。美國詩人佛洛斯特 (Robert Frost) 說詩始於愉悅,終於智慧」(Poetry begins in delight and ends in wisdom)。袁金塔的藝術創作,也有著相同的路徑。

他玩出自己藝術的一片天。他的玩興可由形式與內容兩方面來觀察: 從形式上來說,袁金塔以跨界思維出發,挪用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融入在他的創作之中。舉凡西洋油彩中國水墨、壓克力、紙張、陶土、影印、拼貼、影視複製傳統雕刻雷射刻字等不同的媒材與表現方式,他都能自由拿捏,玩出精彩的表現。這種跨界尋求新意的企圖與行動,正是他源源不斷創作動能的來源。因撰寫魔鬼詩篇(Satanic Verses)而遭柯梅尼下達追殺令的魯西迪在想像家園》(Imaginary Homelands)中說,」(newness)來自文化的雜化 (hybridization)過程。魯西迪歌頌文化旅行所帶來的各種觀念的越界混合雜交。袁金塔的藝術關懷,融合本土與國際在地與全球傳統與現代,也是這種觀念的實踐,跨界想像,擁抱不純雜種,反而見新奇。

從內容上來說,袁金塔廣泛閱讀古今中外各種書籍,並透過寫作發表,淬鍊思想的深度與廣度。因此他的作品除了藝術的構思外,還多了幾分思想的厚度。他揚棄傳統國畫脫離真實生活的刻板描繪,反從生活取材,以貼近社會現狀的真實感受出發。他關心時代潮流,以藝術抒發自己的感想,引發共鳴。他的創作展現了十足的現代性。不論是早期對台灣鄉土的懷舊寫實,或八O年代台灣社會政治的遽變,或對人性基本欲求與性別情色的探討,或對環保永續再生的當代生活議題,他都能以個人獨特的黑色幽默,發表看法。博君一笑,但讓大家笑得心酸淒楚,笑得淚水盈眶,笑得心有戚戚焉。他的藝術來自生活與生命的迴響,他的創作穿透外在視覺的局限,探索生命內在的真實。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1  

 

畫面有無秩序,端看焦點的有無。

畫作如果填滿畫布,巨細靡遺,可能是混亂的根源。

在畫布的適當位置,輕輕一筆,畫龍點睛,才能賦於畫作靈魂,甚至於讓畫作起死回生。

在一片混亂無序的畫面一角,擺上一把傘,或安置一顆蘋果,當下這些零散的物件就有了一個中心點,

大家環繞這個蘋果,依序找到自己的位子,建立了同心圓。於是整體畫面層次分明,每個物件各有其所,呈現安定感。

就像美國詩人Wallace Stevens瓶子的軼事〉(“Anecdote of the Jar”),在荒野上擺放一個瓶子,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純真的天光: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天開 (6)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