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春節,莊坤良 攝於台東加母子灣)
春遊東海岸
不要懷疑,這張照片是在台東海岸拍的。
過年,走訪東海岸,發現太平洋的藍,美極了!
常出國,看過許多文明(人為建設)的美以及大自然的美。
總以為台灣小,缺少大山大水的自然之美。開發歷史短,
文明的累積太短,可觀之處不足。於是放假,大家都往國外跑。
今年留在國內,特別去一趟東海岸。因為環島遊客多,車子塞,
只去了三個地方。
先到加路藍灣,看都蘭山風光。大山大海,青天白雲,
很有夏威夷的味道。都蘭山產藍寶石,也許流落在海底的寶石發光,
所以海水特別藍。白色的波浪沿湛藍的海水邊,在海灣上劃上一道長弧,
美得令人摒息。
冬天的太陽,暖暖的,很舒服。坐在海岸邊斷崕前,太平洋的風,
迎面吹拂。不禁想起胡德夫的歌
(http://tw.youtube.com/watch?v=jRoAujUIBxQ) ,還有東海岸原住民的故事
………
由台北來的遊客說,坐在海邊涼椅,看這片湛藍的山水,就值回票價。
這個加路藍的海濱公園,也是個漂流木公園,自然樸拙,別有一番風味。
漂流木是颱風過後,由山上流下來,擱淺在海灘的樹枝。因為沿途
流經河道與大石頭碰撞,自然形成個種不同的樣態。只有稍加琢磨組合,
就可以創造出許多有趣的作品。
這個作品叫做「哭泣的淚珠」。
這個叫「樹靈」。
這個看起來像牛又像狗。
這座涼亭,在園區中心,可坐不少人。
下一站是加母子灣休息站,這是個小景點,遊客不多。
但是小海灣特別美麗。尤其是遊客可以很容易下幾個台階,
就走到海灘上。海灘大都是鵝卵石,但也有小部分的細沙灘。
這裡可以撿石頭,玩沙推,或脫鞋走在海水淺灘,
讓太平洋的水,幫你按摩。
涼亭邊,椰子樹迎風搖擺,很有南國風味。
第三站是都蘭糖廠。台東是後山,向來是文化沙漠,落後的代名詞。
都蘭糖廠廢棄後,許多藝術家看上此地的大器的山水風光,於是把廠房
改成藝術創作的工作室,就地取材,以漂流木當作素材,
藝術作品就一件一件的誕生。
文化創意,來自生活。都蘭是個阿美族部落,向來不缺神話故事。
山海所庇護的古老民族,留下的生活智慧,足以啟發現代人枯竭的
心靈世界。創意人來此地,簡直就是進寶山。
糖廠正前方,就可以看到綠島,在虛無飄渺的海上。這樣的大自然風光,
吸引了多國的藝術家的進駐。
這是糖廠的司令台,大煙囪不再冒煙,反而是漂流木搶佔
遊人的目光。
這間工作室有很多精彩的作品。
這間小店販賣各式各樣的創意作品。
交通不便,台東是被遺忘的樂園。
但大山大水加上文化創意,是台東的新契機。
2009/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