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不感性?
我們罵人時常說:「你這個人不講理」、「你不理性」,但從來不說: 「你怎麼不感性?」。理性成了普世價值,感情用事的就該譴責。西方自啟蒙以來,標榜理性、科學、進步。凡事以理性為衡量標準,只要不符合科學運作的,一概丟棄。缺少實用價值的,就該被淘汰。理性實用至上,影響所及,理工科系成了顯學,人文的聲音,就在實用科學敲鑼打鼓響徹雲霄的喧囂裡被消音,就在獨尊理工思維的蔽天旗幟下匿跡。這種價值流風所及,個人思想行事,若多幾分感性,就被視為異端。若憑直覺判斷,或不依科學數據行事,則遭受批判。唉! 這真是個感性失落的年代。
近年來吹起了文化創意產業風潮。不能量化的「軟思考」成了「軟實力」,這些軟軟的東西偏偏與一個人的感性能力息息相關。文化創意的啟動,源自感性抒發。一個創意產品的完成,通常先有感動,然後觸發創意,才有後來的理性規劃與執實。感性先行,理性隨後。可惜我們不但忘了感性的源頭,還刻意打壓,真是不幸。
創意表現來自深度的人文思維。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源於對山河國破的感傷,以花草鳴鳥入詩,造就絕世名詩,千年來伴隨我們成長並成了我們的文化養分。這一切源自對生命的感性抒懷,終而化為文字傳世。
一日之中,真正存活的片刻,不就是那感動的幾分鐘,除此之外,生活不多是「船過水無痕」,盡是無感的日常重複而已。感性的片刻,靈光乍現,美妙的點子穿透黑暗的天幕,凌空而來。
創意沒有固定方法可教,無法以科學量化。它來無影去無蹤,只能憑感性去召喚。理性有其侷限,但感性可以引導我們,去探索創意所在的那片混沌幽微、無以名狀的地界。
我們怎能不感性呢?
(莊坤良 2014.7.30)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