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武大郎燒餅


 


在杭州的河坊老街看到有人賣燒餅。


 



 


一個個矮胖的中年人,一個簡單的擔子,


一幅旌旗,上頭寫個:武大郎餅。


 



 


西溪濕地是新興的旅遊勝地,也有人賣武大郎餅。


水滸傳的人物,活現街頭,賣的是文化聯想。


 



 


有家賣烤雞的,就叫洪七公叫化雞。金庸的武俠小說人物,


化作招牌,賣的是文學想像。


 



 


濕地觀光客多,小朋友戶外教學秋遊也選在這裡。


 



 


賣豆腐腦的,有磨子當作道具,小朋友好奇動手磨豆子。


傳統是最好的宣傳。


 



 


河坊街有人拉大片,看早年的電影雛形,賣的是懷舊。


 



 


在中國,隨處可見中國元素。獅子是最常見的文化圖騰。


在世界各地的中國館字,免不了要在門口擺一對石獅子。


 


大陸的商家,直接從文化傳統取材,就可以開店做生意。


好處是方便,缺點也是方便。因為方便,


就少了動腦筋的過程,創意相對薄弱。


 


台灣的情況不同。地小歷史短,但面對開放海洋,


多元文化雜交,思路相對靈活彈性,兼蓄包容。


因此台式的多元創新,常叫人驚豔。以賣飲料的為例:


 



 


85C,說的是泡咖啡的最佳溫度。以此當作招牌。


凸顯產品的專業性。現在在兩岸,都紅透天。


河坊老街的三角口上,也有一家。


門口有人賣武大郎餅,傳統與現代,形成有趣對比。


 



 


Comebuy:用英文當作招牌,come and buy,「來」「買」,


又是閩南話。讀起來又與日文的「乾杯」同音。渴了,


乾一杯!轉了好幾個彎,充滿趣味。


 


QK也是一家飲品店。Queen and King


皇后與國王,暗示飲品之皇家品味。以QK組合,


念起來就像日文的「休息」。來一杯,休息一下,也是頂好的。


 


去機場,過竹圍,看到一家「鮮Q」飲料店。


結合中文與英文,「鮮Q」念起來不就是 “Thank you”


中英揉雜,間接俏皮。來買一杯,謝謝惠顧,趣味十足。


 


綜觀兩岸商家廣告,大陸懷舊,台灣創新。


前者有鮮明的中國元素與中華文化當無盡寶藏,


後者有多元文化的活水源頭,創意無窮。


 


Kunliang Chuang. 2010/11/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莊坤良筆記 的頭像
    莊坤良筆記

    莊坤良筆記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