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片取自 http://tw.myblog.yahoo.com/jw!ko9AdNuWER4.7eYE31yvAuRhOic-/article?mid=1656


      


                                   哥雅畫作下的女孩 (Goya’s Ghosts)


 


看完米洛福曼(Milos Forman)導演的電影《哥雅畫作下的女孩》,


過了一星期,心中還隱隱作痛。


電影編劇功夫深,主線支線交叉呈現,前後呼應,以青春美麗開場,


以黃花落日收場,把人生的荒謬悲痛,留在觀眾心中。導演舉重若輕,


把大時代的動盪流離,權力傾軋,聚焦在大畫家哥雅身上,


並以他筆下的女孩伊妮絲,作為時代悲劇的縮影,


彰顯脆弱無助的人性,在戰爭與宗教的宰制下,


被無情扭曲,被私慾強暴。


 



 



 



(圖片取自 http://tw.myblog.yahoo.com/jw!lsFrC32BFR2El.ujlS0-/slideshow?fid=25&pid=16009



 


大畫家哥雅為王宮貴族作畫,取悅權貴,謀求生活與聲名,


但也有其藝術家的藝術堅持與擁護人道正義的情懷。


他筆下的伊妮絲因莫須有的異教徒嫌疑,被西班牙宗教法庭行刑逼供,


從而改變一生的命運。哥雅請羅倫佐神父協助,


但神父卻因慾望而沈淪,導致墮落深淵,遭西班牙主教追捕,


但因拿破崙佔領西班牙而鹹魚翻身,


但也隨拿破崙的失敗而重新淪落在主教手中,失去生命。


在這些宗教政治權利的衝突中,伊妮絲在監牢裡度過她的青春年華,


解放出獄,她向羅倫佐探詢兩人在獄中的結晶。


羅倫佐反將她送到瘋人院。大畫家展開搶救模特兒的行動,


但隨羅倫佐失勢,畫家突然失聰,


及戰爭的來臨,大混亂打破一切秩序。後來政權輪替,大主教復仇,


將羅倫佐吊刑。最後一幕,女主角伊妮絲面帶令人心碎的微笑,


手抱嬰兒,跟隨在拖吊羅倫佐屍體的馬車之後,


送他至愛的人最後一程,走向蒼茫的未來。


幾位無知的兒童繞著馬車歌唱舞蹈,


更增添這個悲劇背後深沈的痛。



大畫家追在馬車之後,看到被命運折騰到不成人形的女主角,


回眸一笑,那一刻,時代的荒謬與人性的無奈,交織成淚水,


在畫家眼中,在摒息的觀眾眼中,潰堤奔流。


………………….


影片的調子低盪,感人至深。


我們看到羅倫佐神父的神性與人性,權力與慾望,光明與黑暗。


在暴起與暴落的命運流轉中,神父的啟蒙成了最大的反諷。


無所逃於教會機制的龐大力量,權威不容挑戰,叫人禁聲。


但畫家依然秉其良知,以其彩筆,為時代作記。影片中看到哥雅


在暴動及吊刑現場,素描戰爭與宗教對人體與人性的摧毀,


依然令人感動。藝術的記實與社會批判,成了哥雅作為畫家的使命。


晚年,他先失聰,後來近乎失明,但他反而以更客觀的角度來


反應社會良心,見證大時代的動盪,權力與戰爭之下,


人性的真情流露與脆弱。


 



 


(圖片取自 http://tw.myblog.yahoo.com/jw!QlHO71WAHw4goqJZM8U1z93gCQ8YTqc-/photo?pid=4229


 


        相較於西洋畫家於戰亂時積極介入社會,中國畫家似乎選擇與


社會保持距離,逃避於山水之間。所以傳統中國水墨,不管時代興替,


少見對社會的直接批判描繪,多的是寄情於山水的歌詠。


 


後記:電影片名的英文原文是:Goya’s Ghosts. 到底誰是鬼魂,


片中並無直接指涉,有誰可以解惑?


2008/7/1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莊坤良筆記 的頭像
    莊坤良筆記

    莊坤良筆記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