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等學校英語教師甄試的改革芻議


 


莊坤良


 


 


每年的暑假是中小學教師甄試的旺季。筆者有機會參與,除了盡心盡力為相關縣市學校挑選適當未來教師外,也冷眼旁觀,省思整個甄試過程的設計與執行,並探索這個機制在英語教育裡所演的角色與其可能引發的連鎖效應,最後也在教學理念上與實際執行層面上,提出可能的改進之道。


隨著全球化的到來,具有專業與移動能力的人,以全球為就業市場(global market),繞著地球追逐最佳報酬的就業機會。缺少上述能力,或限於某些行業的特殊性,多數人只能在國內市場(local market)裡尋找機會。英語教師就是屬於這個範疇的行業。近年來,國內教育政策急遽改變,外加少子化的快速到來,導致教師工作的缺額急速減少,但其相對的穩定性,反而成了大家追逐的目標。僧多粥少,百中取一,落榜者多,歡顏錄取者少,已是每年的常態。


筆者不去論這個政策面的短見或缺失,筆者也無能改變這個事實,只想從專業教師的角度來談談與甄試相關的問題。教師甄試制度的推行,也歷經十數年。因師範體系瓦解,教育學程幾乎無限制、無規範的開放,創造了數量龐大到令人乍舌的流浪教師,經媒體大肆渲染,每年這些提著皮箱趕考者的形象,早已烙印在一般人心中。人浮於事,現在只要某校開出缺額,大家便蜂擁而至,至少來碰碰運氣,因此每個考場都人滿為患。因為師培教育的政策,管控失衡,良莠不齊,這些應試者的表現,顯露出許多似而非的教學理念,而這些現象也正是國內英語教學現狀的縮影。為方便討論,筆者將這些現象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文法焦慮症:


英語教學在台灣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在不同的時期,隨著國際學術研究的走向,也推介不同的教學法到國內的教學場域。文法翻譯法、全語言教學法、溝通式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等等不一而足。同時也隨電腦科技的發展,多媒體、網路、電腦等輔助教學的研究推廣,也不斷推陳出新。但有趣的是,多數考生仍然對文法教學情有獨鍾,來應徵的準老師,不論他抽中的是那個版本的教科書,也不論是哪一課,哪種課文,絕大多數的人,仍把教文法當作短短20分鐘教學活動的主要活動。彷彿不教文法,就沒教到書。


        文法要獨立教,或是融入文本之中來教?多數的教師選擇第一種,因為這樣範圍比較明確,容易掌控,可以分析語言結構,換言之,把英文當作數學公式來教。但過份強調這個面向,甚至於以過多的文法術語符號,取代語言本身,使語言脫離語用的社會範疇,成為去脈絡化的科學演示。事實上,把語言弄得太硬,學生感受不到語言的樂趣與生命力。我問來擔任試教對象的一二年級國中學生,喜歡不喜歡英語,有一位就說,不喜歡。因為都在背文法規則。


事實上,語言具有任意性(arbitrary)的本質,不是文法所能完全規範。理論上,應該是先有語言,才有文法。今日我們的第二外語教學,因為缺少足夠的真實的語境與語言接觸,所以文法來推演語言的演出,常出現文法正確,卻不知所云的窘境。英語教學界的聞人Stephen Krashen 就主張採大量閱讀,與要學習的語言直接接觸,然後在不知不覺中,吸收語言,內化規則,學會活用語言。


在多數教學的實境裡,這個理論有很多限制。因為上課時數有限,且每學期有一定的課程,需要全數完成。因此大都選擇規範性(Prescriptive)的教學法,企圖以規則的演練來取代語言本身。描述性(descriptive)的教學活動需要較多的時數,不易在一定的短時間內完成。也就是,教師重視由上而下的灌輸,給予指導性(pedagogical)的教學,而減少由下而上的實際演練式(performative)學習。這種教學方式,經年實施之後,學生們變得被動等待教師給予規範式指導,分析講解,提供標準答案。同時,教師急著告知答案規則,變相剝奪學生探索歸納的主動學習機會。


長年下來,學生記誦許多文法規則,包括許多冷僻的文法,但這些功夫,對閱讀並無太大幫助。在語言學習裡,閱讀文本,掌握文章大意,進而欣賞批評,表達己見,才有閱讀的快樂。在學習英文的過程裡,文法不能取代課文的閱讀與欣賞,這是多數教師所忽略的。


 


(二)、遊戲導向:


幾乎每一位上台試教的準老師都會用遊戲來帶動學習氣氛。這個現象反映教師們都努力營造歡樂的學習。透過比賽來獎勵的作法,基本上是行為學派的刺激-反應的運用,雖然可以提升學習氣氛,但是也制約的作用,同學們期待拿到獎品,倒不一定能對所學有較深度的瞭解。此外,這種競賽也非萬靈丹,例如程度較差的同學只能淪為為壁上觀,單看程度好的同學表演出風頭。


很多準老師為遊戲而遊戲。競賽遊戲千篇一律,不是玩賓果(Bingo)、大富翁(monopoly)、布袋戲(puppet show)、九宮格投擲、爬階梯 snake and the ladder)、擲骰子,這些遊戲對同學們並無多大新鮮感,同學也學會以獎品大小決定參與態度。這些遊戲設計雖具娛樂效果,但也相對膚淺。雖然趣味化,但也幼稚化。我問同學們的看法,有人就說台上教師的表演很滑稽、很可笑。因為正常情況的教學,不可能天天如此。遊戲充其量只是教學的手段,不是目的。太多的遊戲,只會喧賓奪主,模糊了學習的焦點。我見到有幾個人整個試教的時間,只玩一種遊戲,就結束了。真不知道是上英文課,還是上遊戲課。事實上,只要能把握教學的重點,清楚有序的引導學生逐步學習,不用遊戲,也能博取委員的青睞。


 


(三)、用中文教英文:


今日學習英語的環境比起三十年前,那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語。記得中學第一次學英語時,最大的困擾是,所有的音,老師上課唸過之後,回家後,英語的聲音就消失了。因此,很多同學只好發明許多諧音來設法記住那些飄飄呼呼的英語聲音。當然也鬧了好多笑話。多接觸英語,熟悉它的發音,才能有效記住單字,在聲音與字彙之間,建立聯繫關係,原是學一種外語的基礎功夫。因此,老師要盡量多提供語言的聲音情境,才能有效協助同學提高對英語的熟習度。換言之,課堂上要盡量用同學們學過的語言來進行教學。聽多了,習慣了,對英語的聽說也就不會太疏離陌生。


可是來試教的老師,只有少數人有能力有自信用英語來進行授課。中學的課文沒有很高深複雜的內容,因此只要一般常用的語言就足於勝任授課之所需。因此沒有必要用太多的中文來講課。但多數來應甄的人,不知是對自己的語言能力信心不足,或是缺少這方面的認知,幾乎是以中文在教英文,這種情景,三十年前,很正常,但現在也不適合了。多說英語,在課堂裡就可以幫助基礎溝通能力之養成,另多利用全語言教學法及溝通式教學法,必能提昇自己的教學品質。否則用中文教英文,互動式淪為口號,學習成效也必然不彰。


 


(四)、教學零碎化


試教雖然只有短短20分鐘,但是應徵者如何選擇及組織自己的教材,如何有效聚焦並呈現教材的重點,仍可反應准教師們的專業素養。我的觀察是:准教師們的教學普遍呈現一種片面零碎的現象。例如,有些人只教文法,同時說明的時間佔了主要的部份,學生們反而沒有練習的機會。有些人花全部的時間在介紹單字。把單字剝離情境,只教單字的意義,少提其用法,並非恰當作法。有應試者抽中課文的前言裡提到大海裡的魚。他花了所有時間介紹十種不同的魚,有些名稱還不太容易念,怎能要求學生這樣就學會?還有人教運動名稱,同樣是一次教十個,每個單字都是孤立的,學生不太可能聽這一遍就記起來,這樣的教學當然沒有什麼成效。


只教單字,不去教句子結構等英文概念的東西,當然比較容易。但這種教學見樹不見林,長年下來,學生們只記得一些零碎的單子,至於怎樣把這些單字組織成有意義的句子,則束手無策。大學學測及指考的作文分數一向偏低,據報導今年學測作文0-1分的同學,大概有兩萬人。這個族群的同學,很努力的用學過的單字來書寫作文,但幾乎無法閱讀,因為缺乏英文句子的概念,只有用自己熟悉的中文結構來寫作,造成中式英文滿天飛,長篇大論,卻不知所云。背後的原因,自然跟學習過程裡,教師教單字為主的經驗有關。


事實上,一堂課的教學應該是有機的(organic)。所教的東西應該互相關連,是個有生命的整體。所謂「有機教學」應該把單字與文本(text)結合,考量單字、句子的文化脈絡(context),甚至於與學過的句子間產生互文的關係(intertextuality)。透過這些相關元素的互相關照,形成一個有機的過程,才能真正進入教學的領域。


教學內容的開展應該要有層次,從單字到句子,到段落,到全文,再加上生活相關性的延伸。這樣一層包一層,多層次的發展,才能有較全面有機的關照。不能只停留在第一、二層。可以大部分的人都停留在教單字文法。缺少進一步進入閱讀教學的領域,因此課文大意反而與學習脫節,更不論對所閱讀的文章,提出反思等高級的閱讀活動。在我看過的眾多應徵者中,只有極少數的應徵者會處理課文的閱讀,難能可貴的他在教完課文後,還能請同學練習分段落歸納大意。他請同學說明1. 前言 2 本文 3.結論 三部份的大義。當然他的作法,獲得多數評審委員的讚賞。


學習英文的目的在於運用英語表達我們的感情與思想。因此除了被動接受課文裡的文本外,也要進一步練習已所學過的英語主動表達意見與他人溝通。這一部份正是學習的終極目的。教師忙著處理支離破碎的文法單字,反而不能帶領學生進入文章閱讀的世界,使得英語的學習變得枯燥乏味。如果可以引導學生們,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那教學就成功了。


 


……………………………………………..


現行甄試的形式已經行之有年,但也到了變革的時候了。


現行的作法是,主辦單位從不同版本的課文中,指定四課課文,作為試教的內容。然後考前臨場抽一課,給半小時準備,就上陣試教。受試者針對抽中的課文,自由發揮。這種作法有其可取之處,但也有一些潛在問題。例如,抽中某課,但未能進一步指定教那一部份,每個人根據自己喜好,隨興安排教案,因此選擇差異相大大,也就缺少比較基準。同時因為教材都是從課本內取材,也限制了個人選擇或組織教材的可能性,相對無法測出應試者真正的創意。同時近年來,資訊融入教學的口號,喊得漫天價響,但是這種考試方法,反而完全測不到應試者的資訊能力。


參酌前述的觀察與檢討,本人嘗試提供以下幾點建議,作為改變的起點,以避免當前的異象不斷重演,同時也可配合時代的演進,加速甄試及英語教師養成的現代化。


(一)、甄試命題不再以坊間課本出題。另外選取一段適合中學生的文章或故事,要求根據自己所學的英語教學知識來設計涵蓋聽說讀寫譯五種技能的課程大綱。這樣作的好處是,應試者可已有較大的發揮空間,避免在大家只在坊間幾家書商的書中取樣命題。只能按照書商安排好的內容教學,過於被動,無法測出應徵者的素養。新時代的老師應該有自己編輯組織教材的能力。而這樣作,正式擺脫制式的的教學,測試教師真正能力的第一步。


(二)、結合電腦網路,測試資訊融入教學的能力。現在是個網路資訊的時代,各式各樣的輔助教學軟體,應有盡有。只要懂得利用網路,從比較學術的教學理論的探討,到實用的教案編寫範例,無一不全。至於那些歌唱、戲劇等相關的教學活動設計,更是多如牛毛。因此考試的形式也可以改變一下。例如,當場出題,給予兩小時間使用電腦,進行網路資源搜尋選擇與組織,根據教學對象,編撰自己的教案,從電腦裡取材製作教具。現在只要有一定規模的學校,大抵都有電腦教室,因此實施起來,難度不高。


這樣作,最直接的效果是,來應徵的人不用在拖著皮箱,拎著各種誇張的工具、圖表、大字報,像趕場賣藝的江湖浪人,成為媒體揶揄的對象。只要具有正確的教學素養與資訊能力,就可以從容赴考。


(三)為測試應徵者的英語教學素養,也可以直接規定以某種教學法來進行試教活動。例如,規定以溝通式教學法、合作學習法、全語教學法教某些段落文章,這樣可以避免大家對傳統文法解析或逐字翻譯的教學法之依賴。國外考駕照時,通常是直接把車子開到馬路去實際測試。考官會指定應考人路邊停車或倒車入庫等情境,要求應考人即刻反應。甄試當然不同於考駕照,但是在真實的情境中應考,則是較好的考試方式,否則理論與實際不能結合,那就失去了學習與考試的意義了。


(四)、各縣市政府也可以要求把各地的融入鄉土特色融入教學設計中。語言學習的目的之一是要用所學到的英語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故事或在地的文化風土,或較高級的理念思考辯證。基本上,學英語不止在瞭解國際事務,加入全球化,地球村。也在學會利用英語表達吾鄉吾土的故事,進而與國際社群產生互動。這兩個面向的連接要靠英語當作橋樑溝通。本此理念,各縣市政府的命題也可要求教案設計裡,提供與在地生活環境結合的教材,擺脫「課本英語」(textbook English)的限制,彰顯語言的實用性面向,以刺激學生提高英語學習的興趣。例如,桃園的考試可以要求把教桃園風景區或其他地方特色,編入教案,讓語言的學習與日常生活搭上關係,使語言成為活的溝通工具。


………………………………..


考試領導教學,在台灣是金科玉律。同樣的,英語教師甄試也會領導英語教學的專業訓練。想當英語教師的同學,自然會注意教師甄試如何篩選老師,自然也有其因應之道。如果甄試不考電腦資訊能力,那麼也就沒有必要上電腦輔助教學的課;如果甄試不考教材組織編寫能力,不把有機教學納入評量,那麼考生也就繼續把英語教成零碎的語言知識,而不思如何建立真正的語言能力;如果甄試還是注重娛樂取向,那麼我們的語言教學就會停留在低層次的溝通上,不能進行較嚴肅的訓練;如果縣市政府因循過去的作法,怕改變帶來必要的麻煩,那麼各級學校也不能挑選到真正有能力的英語教師,學生們的受教權,自然也跟著受損,學校收不到好的老師,教學品質自然也無法提升;如果甄試還選用以中文教英文的老師,那麼想當老師的也不用認真把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好好練習(面試時,我聽過一個最荒謬的理由是:我的英文不好,所以只能教國中);如果我們不能將正確的英語教學納入甄試考量,那麼大學裡所有英語教學相關的課目將失去其正當性,理論與實際脫節,英語教學的專業性之建立,也將成為空談。當然在整個甄試環節裡,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甄試委員的專業性素養。受聘而來的甄試委員,如果不適任,那麼所有的改革也將失去意義。因此,各縣市政府也應該以更慎重的態度來敦聘具有相關素養的教授與各縣市優秀的英語課輔導老師來擔任最後一道的把關人。甄試如何進行,決定國內英語教師養成機構的良性發展或惡性循環。有良好訓練的老師,才可能教出好學生,甄試不能等閒視之。(原文發表於 《教育研究月刊》(2008.3167期。頁109-1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