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大展之外:參觀管理與校外教學


 


故宮大展又來了,正在盤算什麼時候去參觀最好。


但去年的經驗,又浮上眼前。有些話,不吐不快。


現在來回溯當時的情景與感想。


 


去年,故宮的十七世紀福爾摩沙大展,掀起了一股遲來的認識台灣熱潮。各級學校的也把參觀此次大展,列為鄉土教育或校外教學的一個重點。


避開週末去參觀,但觀眾還是很多。那天下午,博物院裡擠進了爆滿的高中、國中、國小學生。擠在學生群中看文物古蹟,兩小時的參觀,內心百味雜陳。歷史文物勾起我們對三百多年前的台灣想像,牽動我們對家園、鄉土、歸屬與認同的情愫,一幕幕無聲的歷史巨變在心中響起漫天雷鳴,令人動容。但這種內在深層的感動,卻與現場參觀學生奔走嘻笑遊樂的喧嘩聲,形成一個強烈且荒謬的對比。


展覽品令人感動,但是參觀品質卻叫人感慨。


首先,故宮未管控參觀人數,讓參觀者無限制入場,使得展覽空間變得擁擠不堪,人多相對導覽員不足,參觀品質惡劣。其實,人數的管控可以參考洛杉磯著名的蓋帝博物館(Getty Museum)的作法,實施預約參觀,維持適當人數,使參觀者可以在比較舒適的空間中與文物進行心靈的對話,這樣才有文化感動的可能。


另一個更加迫切的問題是,學校必須加強參觀的教育準備。學校的參觀活動不只是把學生送到展覽地點,發張學習單就可以了。行前的準備功夫,必須引起足夠的動機與對參觀主題的基本認識。參觀中必須教導學生保持安靜或輕聲交談。結束回校後也要提供學生發表參觀心得的機會,才能達到參觀的教育目的。


可惜我在博物館看到的真實情況是:主辦單位商業掛帥,無限制販賣門票,展覽館內摩肩擦踵,人聲鼎沸,彷彿是個大賣場。現場除了求知慾較高的少數學生會擠到導覽者的身旁聽解說外,其餘大多數由於對展覽主題認識不清,或因人多擁擠,看不清文物也聽不清解說員的介紹。於是,高中生圍坐在角落聊天,國中小學生則旁若無人的奔跑嘻笑,打發這漫長的兩小時。我就當場看到幾位外籍人士對著喧嘩的學生皺緊眉頭,搖頭不已。學生離開學校才是檢驗學校生活教育的最好機會。多年來的開放教育,學生變得活潑,但也同時失去對基本生活規範的訓練(discipline)。學生無知,但是學校與教師有責,教導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正確的學習態度。


要提升參觀的品質必須雙管齊下,一是控制人數,二是加強參觀教育。否則展覽只落得表面熱鬧,未能深化其教育與文化的影響,相當可惜。(莊坤良, 2007.1.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莊坤良筆記 的頭像
    莊坤良筆記

    莊坤良筆記

    莊坤良筆記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