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後新冠疫情時代的國際化思維
莊坤良
英國十七世紀玄學派詩人 (metaphysical poet) 鄧約翰 (John Donne, 1572-1631) 在他的《沉思錄》第十七篇裡有一段著名的話:
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後新冠疫情時代的國際化思維
莊坤良
英國十七世紀玄學派詩人 (metaphysical poet) 鄧約翰 (John Donne, 1572-1631) 在他的《沉思錄》第十七篇裡有一段著名的話:
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
定位自己: 你有世界的眼光嗎?
莊坤良
場景一: 去菲律賓學英文
從菲律賓回來時,看到宿霧機場的走廊上,擺著大大的日文版和韓文版的英文補習班廣告招牌。有些納悶,上了飛機,剛好旁邊做了兩個台灣的小學生,為打花時間,就和他們閒聊起來。問他們去菲律賓做甚麼?學英文。好奇,也想測試一下他們的程度,所以改用英文對答,大抵也能溝通。兩位小朋友每年暑假都來宿霧 (Cebu)上語言學校。學校(準確地說是補習班)多為日籍及韓籍老闆,顯見日韓早在此耕耘這個語言學習的市場。語言學校上課有一定進度,也有晉級的能力檢定測驗。老師多是說美式英文的菲律賓大學生畢業生。兩位小朋友說,他們班上也有好幾個台灣去的小朋友。這反映了台灣家長對英文的投資與焦慮。菲律賓近,學費生活費與歐美比較,相對便宜。據說有的語言學校設在海邊,下了課就可以下水。最近國內也有大學把英文學習開拔到菲律賓,去感受全英文的學習環境。
場景二: 走出去,才看見自己
登山觀海: 林永發的台東情結
莊坤良
亞洲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
台東是山海的故鄉,生活在台東是大自然賞賜的一種福份。東臨浩瀚湛藍的太平洋,背倚台灣屋脊的中央山脈,中有台東平原和花東縱谷,閩客原住民族散居其間,海上還有蘭嶼綠島兩顆明珠。它是迎接日出第一道曙光的地方,它最慢開發,卻最先迎向幸福。多元民族的文化特色,無可比擬的自然風光,善良勤奮的人民,成就台東為台灣最後的淨土樂園。
林永發教授生於台東,在台東受教育,在台東工作,一輩子根植於台東這塊土地,所以對台東的日月山海、風土人情、草木花樹,具有濃厚的感情。他在行政與教學上有傑出表現,同時在藝術創作上也獨樹一格。他不追逐藝壇的流行風氣,長年來堅持以一支毛筆寫生台東,為台東的自然與人文留下最忠實的記錄,而他自己也成了台東的一面風景。住台東畫台東,以故鄉為創作目標,他的創作是一種生命的勃發、精神的寄託與鄉土的認同,他是最幸福的藝術家。
林永發深入台東的土地,以最簡單的毛筆寫生作畫。你經常可以看見他在東海岸的都蘭海灣,在花東縱谷的富源池上,在南迴公路的蜿蜒海濱,在台東市的鯉魚山下,彩繪台東的自然景觀與人文風情。他這次的《山海遊蹤》展出,有單幅作品,也有長卷。內容涵蓋台東各地風光,還有他旅行到金門、馬祖、杭州、蘇州、廈門等地的創作。綜觀這些畫作,我們可從三個角度來欣賞品味:
挪用與再現:程代勒的現代山水畫
莊坤良(亞洲大學外文系特聘教授)
一、遊牧思維
程代勒教授性情豪邁,不拘小節。行事率性,還有些任性,有時給人玩世不恭的印象,但又才情橫溢,書畫篆刻,沒一樣能難倒他。搞創作,信手捻來,樣樣精彩。他看似遊戲人間,但對自己的創作,卻有認真的堅持,總能舉重若輕,在跨越不同的邊界裡玩出新意。他不像孔孟,規矩行事,經世濟世。倒像老莊,天馬行空,無拘無束。他不像憂國憂民的杜甫,更像快意人生的李白。人如其畫,程教授的畫也是獨樹一格。
人類文明的發展史裡,農耕社會與遊牧是兩種不同的生活。前者在固定的範圍內耕作,生活安定。後者是遊牧民族,他們逐水草而居,不斷移動,沒有固定的居所,每每在變遷中,尋找生活的新方向。法國哲學家德勒茲 (Gilles Deleuze , 1925-1995) 曾以「遊牧」(nomad)的概念來詮釋文化全球化的現象。他以「去領域化」(deterritorialization)的概念來說明後現代的移動現象。全球化時代的人們像遊牧民族,不斷脫離自己熟悉的領域,往有水草的地方移動。他們不眷戀安居,把故土當他鄉,並在不斷的離開的途中建構生命的多元面貌。藝術家也有兩種類似的性格,一種固守傳統,在安定中求發展; 一種則勇於突破,不守既定的法則,他們被創作慾望驅使,像遊牧民族,也在不斷的越界中創造了自己的藝術生命。程教授也是遊牧一族,他受傳統訓練,但不自限於傳統,反在墨與彩的遊戲中,琢磨傳統與現代,一面摸索實驗,一面迂迴前進,開發水墨藝術的可能性。多年來,他已在無邊無際的荒野上走出一條路徑來。
跨文化溝通的第一堂課
開學了。長長的暑假終於結束了,校園裡恢復了人氣。本地學生紛紛從不同的縣市回到校園。來自三江五湖的國際學生也來了,他們的面容、膚色、民族、服裝、語言,和本地學生有著明顯的差異。站在學校建築高處往下看,可以看見他們和本地同學在校園裡走動,人群移動聚散,繽紛的色彩,互相交織,不斷變換圖案,像一幅流動的織布,煞是好看。
昨天在迎新會的講台上對國際生講話,歡迎來台灣學習。這些學生來自歐美、紐澳、東南亞、南亞、中東、非洲、東北亞、中南美洲,是個小型的聯合國。向他們交代註冊、選課、居留簽證、打工、住宿等應注意事項。他們有許多人是第一次離家,面對陌生的文化與環境,每個人都得學會照料生活裡的瑣事和學習面對中文環境的新生活。我看著台下一雙雙好奇、期待、興奮兼焦慮的眼神,也想起自己三十幾年前,初踏上美國土地留學時的心情。
走進這學期的研究所課,教室裡坐著俄羅斯、尼加拉瓜、比利時、越南和台灣學生。同一話題,就有了五個不同的文化觀點。大家用英文,各自表述,也互相溝通,多元思維取代單一價值,文化理解跨越文化隔閡。教育生態的改變,使得世界離我們越來越近。地球村不在他方,就在校園裡。國際化就從校園開始了。
他山之石:
四種觀看韓國的方法
上個月去韓國參加國際喬伊斯會議,宣讀論文,會議結束,大會安排有社交的餐敘與文化參訪。韓國近年來,發展迅速,幾點觀察,與大家分享,或可借鏡。
1. 重視品質與美感: 會議在韓國中央大學,早晨在附近的小巷,找一杯咖啡喝。此地街景近似東京或大阪的小巷,小商家林立,活力遠勝台北。在一家麵包店買了一塊簡單、傳統的紅豆麵包,價格比台北高出不少,再點一杯美式咖啡當早餐。紅豆麵包餡多皮脆,味道香純,令人驚豔。暫居的學人宿舍,質感不錯,韓國人開始重視品質了。由小觀大,有些感慨,如果我們還在追求數量,只求「便宜又大碗」,那問題就嚴重了。因為思維的落差,決定了品味價值和競爭力。
到菲律賓的第二大城宿霧 (Cebu),特別抽空到市政府附近的觀光景點--- 「麥哲倫的十字架」(Magellan’s Cross) --- 去參觀。這是個小圓亭子,室內中間擺著一個十字架,紀念1521年4月8日麥哲倫在宿霧港口登陸,臨時以木頭綁個十字架,象徵上帝的福音來到菲律賓了。
大航海時代,麥哲倫(Ferdinand Magellan, 1480-1521)為證明地球是圓的,率五艘大船總計270名水手,從西班牙出發,從大西洋繞過南美洲的火地島海峽進入太平洋,來到菲律賓的宿霧。但隨後在麥克坦島(Mactan)的戰役中,喪命於當地土著頭目拉普拉普 (Lapu Lapu)之手。後來其他僅於的18名水手,依然克服萬難,搭載滿船的香料回到西班牙,替麥哲倫完成了他的環球之旅。
麥哲倫憑藉其豐富的航海知識,無邊的想像與信念,和過人的膽識與勇氣,打開大西洋和太平洋的航路,開拓世人的地理知識。但壯志未酬,未能親自完成整個海上航程。但他堅信地球是圓的,親自規劃遠航,探索新的航道,這個壯舉少人能比,他可謂是大航海時代不折不扣的英雄。
離散是我們共同的命運
離散這個主題是當代全球化下,每個人多少會觸及的經驗或關懷。有成兄書寫離散,已有多年。他的學術研究,帶著濃厚的人世關懷,不是為學術而學術的功利。任何學術研究本就帶有自傳性,這本「離散」延續「他者」,同是結合個人生命與社會關懷的研究,有著濃厚的淑世使命感。
這本書將離散的意義從意識形態上的游移不安、失去家國的徬徨無依、處於兩頭皆空的尷尬地界等種種負面的意義裡解放出來,試圖描繪一個比較積極的可能性,為全球化社會裡對安身立命感到焦慮的人們,提供一個辯證向上的力量。離散是個最政治的議題,也是最心靈的議題。有成這本書從離散的批判性來檢視當前文化社會種種,他的基調是激進的人文精神,他關懷弱勢族裔族群和所有邊緣屬性的人。
這本書分六章外加一個對談附錄。文類從小說到電影,故事發生地從倫敦、紐約、馬來西亞、到台北。涉及的族裔從英國人、印度人、非洲人、美洲華人到台灣原住民,展現了研究的全球視野與在地關懷。哈金的中國離散、林玉玲的馬來西亞離散、馬薩拉的離散、甚至於白先勇的酷兒離散,都在他的筆下有了積極的批判意義。
誠如有成說的,離散是我們共同的命運,我們在流離中拼湊自己的面容,讓個人生命與世界的運轉有了人文的連接。他的著作展現了公共知識分子的責任,令人動容。